首页 > 学员天地 > 资讯内容
阳江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1-27

2013年第二期处级领导干部

进修班第三组

 

近年来,我市围绕“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目标,积极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融入珠三角战略,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社会管理事务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向社区,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的任务日益繁重。

  一、社区管理的现状

阳江市辖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阳东县、阳西县,代管阳春市。社区主要集中在江城区,江城区下辖埠场、双捷2个镇和岗列、城西、白沙、城东、城南、城北、南恩、中洲8个街道(其中岗列、白沙、中洲、城西、城北城南等6个街道是带有农村的街道),共有64个村委会和50个社区居委会。阳东县也即将撤县改区,社区的数量也将提高。近年来,我市的社区管理日益科学规范,社区党组织建设逐步加强,社区民主自治水平逐步提高,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但是,我市因为存在诸如城乡建设基础较差、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不高、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社会矛盾交织等一系列困绕着社区发展的难题,社区管理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就阳江市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以及就如何提高我市社区管理水平提出一些看法。

二、社区管理存在问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社区党组织领导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社区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管理的党员人数增多,同时,由于社区内党员来自多种行业和单位,差异性较大,给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社区党组织与属地单位、企业党支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共驻共建机制不够完善,社区内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出现了“小社区”难用“大资源”、“小阵地”难有“大作为”的尴尬局面,社区党建综合管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效果难以实现。

(二)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首次明确指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社会治安并向政府反映民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意见等。但是,实际上,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争先进入社区,在社区挂牌子、抢位子、派任务、建组织。同时由于各部门对社区职能定位认识不清,出现了部门对社区分派任务多,下放权力少、回报投入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削弱了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管理职能。

(三)社区服务发展不够平衡。正是因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相当一部分社区服务工作也受到限制,主要表现为权力小、服务少、参与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

(四)社区工作人员配置不科学、素质不高。目前,我市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科学。由于历史原因,有些人口并不多的社区,配备了较多社区工作人员,造成力量浪费,但一些人口较多的社区,配备的社区工作人员明显不足,这些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太大,管理和服务均跟不上。此外,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如年龄偏大,学历、能力和工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很难适应社区发展的要求。

三、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主要对策

(一)抓党建强基础,舞活社区创建龙头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才有根本保障。社区党建要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和谐幸福社区的建设关键在人,社区干部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社区干部队伍,在调解纠纷、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党员服务群众机制。要创新活动载体,利用各种方式,切实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社区党员要走进小巷,与辖区老百姓谈心、交流沟通,倾听老百姓呼声和诉求,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通过开展活动,既密切了党员同老百姓的关系,又了解了社情民意。

三是抓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学习。通过“四学”,即:领导带头学、干部集中学、典型示范学、专家辅导学等形式,全面调动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从大静脉带动社区居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营造社区党员干部“比、学、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系,理顺社区组织关系

理顺社区行政隶属体制。明确政府部门与社区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明确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关系;明确社区各组织与驻地单位、物业管理单位之间指导与监督的关系。界定三方面职能,即:界定政府部门、街道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社区自治的职能以及部门主办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能。同时,要合理进行分权和放权,将行政管理事务与社会管理事务区分开来,建立起条块机构之间的协调组织,在社区这一层面上形成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完整统一的综合体制。

一是调动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调动工青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区妇代会通过成立社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并专设了家庭暴力投诉点,利用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受理群众来信来访,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问题。

二是让居民更多参与自治。社区常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如五一、七一、国庆、春节等,通过社区老年人乐队和居民自法组织的娱乐节目及邀请区宣传文艺队等,经常性地在文化小公园内举行多种文体活动或文艺晚会,如红色电影、篮球比赛、春节联欢晚会等,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让社区的“好意”变成居民的“好处”。

三是多元联动,整合资源。通过整合党务、政务、社会服务三大资源,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内各志愿者队伍协同联动,开通了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服务。

(三)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为居民需要提供满意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社区工作质量水平的标尺。社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积极协调公共服务,扶持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自我服务,用优质服务凝聚居民群众。

一是强化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的任务也随之加大。通过实行社区社会综合管理,使社会治安秩序更加好,使老百姓安全感更强,使城市更美,使群众生活更舒心。

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文化档次。 坚持与时俱进,实行目标激励,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打造精品社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以服务换民心,以发展暖人心。通过贴心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增添了“新绿”,提升了社区内涵,增强了社区活力,打造了社区品牌,促进了社区新一轮发展。

三是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社区要注重以民生为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心梳理各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破解落实。要通过开展创建宜居城市和创建园林城市进社区、创园进家庭活动,增强市民绿化、美化意识,营造全民人人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四是创新服务理念,完善社区服务网络。要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变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支持。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家电修理、家政服务、裁剪、插花、电脑等就业培训,并与工厂、商场、酒店等多方联系用工,鼓励个人自办企业等多种渠道为困难党员子女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根据实际开展各类的社区服务,实行“二级联动,全程代理,分级承办”的服务制度,建立行政、惠民、公益三大服务体系

五是倡导自我服务,共建美好家园。在着力创新服务理念,完善社区服务网络的同时,要通过逐步引导和组织居民开展自我服务,改善社区环境。

(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是推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转变选人用人方式。把社区作为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社区进行挂职锻炼,主要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居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思想新、活力强的优势,来促进社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是切实抓好教育培训。要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应重点学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社区干部尽快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要加大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建立社区后备干部专向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确保社区干部新老交替。

三是建立激励。要提高社区干部的生活待遇,将社区干部待遇与工作任务挂钩,增加对社区干部的补助,实行社区干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此外,要努力提高社区干部政治待遇,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社区干部参政、议政的机会,如增加社区干部参加党代会、人代会的名额,增强他们的自豪感。